当前路径 首页 > 保护行动 > 巡护记事

戴光明深入老君山 “巡护+”赋能保护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5-05-09    来源:神农架国家公园
  初夏的神农架,群山叠翠,万木葱茏。5月7日清晨,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戴光明带领巡护团队,深入老君山片区开展“巡护+”调研工作。
  此次踏查,不仅是一次常规的巡林活动,更是一次对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融合发展的深度探索。在为期一天的行程中,戴光明围绕“巡护+”模式创新、自然体验课程开发、研学路线规划等议题展开实地考察,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描绘新蓝图。
  上午8时许,戴光明一行从云盘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开始巡护。“巡护不仅是走走路、看看树,更要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效率和质量。”戴光明一边察看沿途发现的动植物情况,一边向随行人员讲解。“巡护+科技,赋能传统巡护,才能构建智慧保护网络。”
  在老君山海拔2800米处的一片高山杜鹃林中,巡护队员发现了几处野生动物活动的痕迹。戴光明立即指导队员进行标记和记录。“这些数据将实时上传至国家公园智慧管理平台,为科研和保护决策提供依据。”目前神农架国家公园已实现巡护数字化全覆盖,100名巡护员使用智能终端开展日常巡护,累计上传数据超过30余万条。
  在巡护过程中,戴光明特别关注老君山日本落叶松替换工程的实施成效。行至城墙岩下,他详细查看新栽植的树种生长情况,了解落叶松替换后的生态恢复进展。
  “日本落叶松替换是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修复的重要一环,必须科学推进,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森林健康。”戴光明结合“巡护+”模式,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动态监测,利用智能化手段跟踪树种适应性,优化后续管护措施。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城墙岩一带作为老君山的关键生态节点,其改造效果直接影响区域森林稳定性。要持续巩固落叶松替换成果,同时结合“巡护+”体系,推动生态修复与智慧护林深度融合,筑牢绿色屏障。
  下午的行程聚焦自然体验和研学教育。戴光明来到老君山生态体验点,了解自然体验课程开发、研学路线规划等情况。“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感受到生态保护的深刻意义。”他亲自示范如何引导观察一片树叶、倾听鸟鸣、辨认动物足迹,如何讲好地质和动植物故事。他要求,在自然教育中要用好生态保护阵地,合理设置科普展牌,规范研学线路管理,优质服务访客。
  戴光明特别强调巡护+生态体验活动的安全性与教育性平衡。所有自然体验路线都必须经过严格评估,既要保证参与者安全,又要确保不会干扰野生动物正常活动。各管理处协同林鸿公司完善预案,强化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人才培训,特别是对自然导赏员和自然教育师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自然教育专业化水平。围绕“老君山地质结构”“植物调查”“地质奇观探索”等主题开发系列课程,邀请科研人员参与教学设计,确保科学性与趣味性统一。“要让参与者不仅看到美景,更能理解背后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
  针对巡护+生态体验基础设施建设,戴光明要求“最小干预”原则:所有研学设施建设都必须服从于生态保护这个大前提,采用生态友好型材料和工艺,严格控制巡护设施建设规模,充分利用巡护房开展自然体验教育,发挥巡护设施设备功能作用。要加强管理和维护,特别是要加强生态体验人员的生活垃圾的管理。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生态体验活动管理规范,明确容量控制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他强调,神农架国家公园的建设必须全面落实林区党委关于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利用”原则,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巡护+”模式的推广将有效提升保护效能,而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研学活动既能传播生态理念,又能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木鱼管理处、保护区行业管理科、保护与综合利用科、林业管理科、林鸿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巡护。(图文\王 品) 

版权归神农架国家公园所有电子邮箱:2673990569@qq.com综合执法大队举报电话:0719-3453368
地址: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木鱼镇楚林路36号安全须知  |  网站声明  |  免责条款  |  联系我们
鄂ICP备 18005077号-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