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积极组织开展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活动地点涵盖木鱼后河、神农顶板壁岩、六里半坡、麻线坪沿线、大九湖谢家湾以及老君山东沟等区域。活动期间,共栽植珙桐、鹅掌楸、杜鹃、海棠、红叶李等各类树苗2700株,有力地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神农架增厚了“绿色家底”。
在木鱼后河的植树现场,神农架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身着红色马甲,有条不紊地开展植树工作。他们两两或三人一组,严格按照植树规范流程作业。先是精确标记种植点位,随后仔细挥动枝剪对树苗进行塑形。使用铁锹挖掘树坑时,深度均达60公分标准。在树苗栽植过程中,工作人员小心扶正树苗,回填客土,层层夯实根基,最后进行浇水灌溉,每一个环节都展现出高度的专业与负责态度。
据神农架国家公园林业管理科介绍,此次植树活动严格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在高海拔区域,选择巴山冷杉等耐寒树种进行种植;而在河谷地带,则配置鹅掌楸等喜湿苗木。种植完成后,及时引水灌溉,并将强化后期管护工作,确保树苗成活率超过95%。目前,新栽植的树苗已整齐排列在各区域,待日后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将完美融入周边的森林生态系统。
近年来,神农架国家公园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已集中组织义务植树近3万余株。一方面,始终秉持“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理念,切实做到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另一方面,坚持“就地保护与迁地保育并重”原则,积极建设本土珍稀濒危植物培育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繁育珙桐、秦岭冷杉等珍稀濒危树种10万余株,其中70%实现了野外回归。在此次栽植的苗木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占比达33.3%。通过科学规划树种栽植,不仅提升了森林的观赏性,更优化了森林结构,致力于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彩、四季有景、四季有果的美丽神农架,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平衡贡献积极力量。(文\杜华 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