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调查工作基础上,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承担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土壤类型和土壤生物调查研究团队,于2023年10月13日至29日,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开展第二次野外调查。调查队伍由张于光研究员、黄志霖研究员、陈展副研究员和6名相关专业研究生组成。
调查团队合影
本次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主要结合神农架国家公园“植被和植物多样性监测网建设”专题建立的长期植被监测样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综合考虑植被类型、海拔梯度和坡向等因素,在神农架国家公园的千家坪、老君山、神农顶、官门山和大九湖等区域的54个固定样地,累计采集土壤样品231份,土壤标准剖面样品34个,环刀样品110份和植被凋落物样品54份,同时调查记录了植被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后续将对采集的土壤和凋落物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包括分析测定土壤质地、理化性质、养分以及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等。
土壤剖面和土壤样品处理
神农架国家公园土壤类型和土壤生物专项调查研究是按照国家、部门和地方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结合国际最新的调查监测技术,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范围(含湖北巴东县、兴山县、竹山县、竹溪县部分区域及部分周边区域),开展土壤类型和土壤生物资源调查与研究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包括:全面调查国家公园土壤类型,掌握国家公园的主要土壤类型,建立土壤分布数据库;全面调查国家公园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资源,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和动物多样性和分布特征,明确其优势菌群、关键菌群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摸清国家公园土壤动物的主要种类和生境分布状况等;建立完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物种名录编目;标准化制作和数字化一批土壤动物标本。
团队工作掠影
在野外调查和采样工作中,由于地形复杂,天气变化不定等问题,调查团队遇到了降雨和山体滑坡等问题,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但是,团队成员之间密切合作,相互协助,顺利完成了本次的采样任务。
本次土壤调查研究工作得到了神农架国家公园和湖北省林业科学院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以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刘峰和姜庆虎老师的前期工作支持,特表衷心感谢!(文/调查组)